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每日热点:竹根滩镇:特色产业强村富民 乡村振兴“底气”十足

来源:潜江新闻网   时间:2023-05-10 23:01:46

潜江新闻网讯 5月5日至6日,全市2023年一季度项目集中拉练活动举行,竹根滩镇获得特色农业组考核第1名的好成绩。

实干托举梦想。今年以来,竹根滩镇立足特色农业乡镇实际,全力打造“两经济四平台”,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漂亮的高分报表。一季度,竹根滩镇工业总产值达13992.7万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417万元,同比增长90.2%;税收收入达1102.81万元,同比增长147%。


(资料图)

过去,竹根滩镇人多地少,户均不足3亩地,传统豆、麦两季种植模式效益低、风险高。同时,各村集体资产资源匮乏,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仅有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立足镇情,竹根滩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整合闲散资源,走出了一条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高质高效发展道路。

为将大豆、半夏、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该镇探索推广农村土地流转“33410”工作法,全镇共流转土地4.42万亩,土地流转款3036.58万元/年,累计带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9.87万元,推动全镇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其中过20万元的村4个、过10万的村17个。

依托“农业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新型模式,该镇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思路,引导农户利用闲置零散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以散种统销、产销对接等方式拓展营销渠道。目前,康岭村14户脱贫户依托半夏产业,在15亩自留地发展半夏庭院经济,年收入可实现12000元/亩。美丽、朱湖等村采取“合作社向签约农户发种子,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土地进行种植,合作社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并以签约保底价进行订单回收”的模式,吸引了320余户农户签订“庭院经济”合作协议,协议面积190余亩,协议保底收益可达4000元/亩。

“我们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后土地连片、集约、高效的显著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的潜在优势,进一步巩固利益衔接机制,实现群众增收、集体增资、企业增利‘三方共赢’,大力发展农业基地经济。”竹根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府有为,信心到位。在助企纾困过程中,竹根滩镇全面摸排梳理问题症结,做到对基层困难、需求了然于胸,不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出实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真心助企解难、为企纾困。

一季度,该镇累计为27家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经营问题34个。特别是针对经营主体担心农产品在收获季节被盗的问题,整合“一村一辅警”、民兵队伍、群众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14支治安巡逻队,在收获季节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和常态化治安巡逻,切实保障经营主体的收获安全。

为切实解决该镇经营主体用工难和土地流转群众务工难的“两难”问题,组建了30支劳务队共登记在册2608人(其中脱贫人口383人),组织卫生院开展送体检下乡活动,为劳务队员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和紧急自救互救培训。

“镇政府对我们的服务贴心‘无死角’,全力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烦心事,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潜江竹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凤平表示,接下来,将规划建设64亩农产品冷链仓储加工基地,包括冷库、仓储和蔬菜清洗加工线,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00多万元。

助企政策出手快、招数多、力度大、精度高,为竹根滩镇上半年经济之“稳”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该镇重点项目和远气体已完成60%主体建设,德瑞莱环保和亿隆新材料均完成30%主体建设,中泰环境和湖北涌金均已开工建设,龙祥华胜正在办理环评手续……

该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扬鞭奋蹄、加快发展,持续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解渴,推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努力为潜江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更多竹根滩力量。(来源:潜江日报)

X 关闭

推荐内容

信息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