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郑朝华
雨水将近,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雪霁天晴,银装素裹的张掖大地上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大型农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一幅春耕备耕画卷在黑河沿岸徐徐展开。
近年来,张掖市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推动农业向集约化发展、农民向职业化转型、农村向现代化迈进,老一辈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场景正在悄然变化。
(资料图)
为确保粮食安全,张掖从备耕源头入手,进一步加强化肥、种子、农膜、农药等农资的调运储备,组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确保粮播面积和产量稳定在315万亩、150万吨,春小麦、大豆、油料面积分别达到59万亩、0.93万亩、20万亩以上;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35.5万亩,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丰产丰收,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临泽县倪家营镇抢农时,全力抓好各类农业机械“体检”工作。耘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正在给农业机械调试保养。合作社负责人白晓鹏说:“这几天,合作社正在对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农机具进行检修,换零件、添机油、洗发动机。”数据显示,全市农业农村部门集中检修农机具1560台(套),培训农机手760人。
高台县罗城镇河西村村民陈震华正在一家农机销售点选购农机。他告诉记者:“左邻右舍都买了微耕机,微耕机对种地帮助挺大,我也准备买一台回家。”该镇几家农机销售企业除了大型三轮农用车和拖拉机外,打包机、耕地机、播种机、覆膜机、旋耕机等农机具一应俱全。随着各项补贴惠农政策的落实,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000多台,大型铺膜播种施肥一体机30多台,80%的家庭拥有玉米滚筒等耕作设备。
连日来,民乐县民联镇太和村尤为热闹,农业执法工作人员向农民群众传授农资商品识假防假知识,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农业执法部门与市场监管、公安、植保植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打假行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确保了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要想春耕备耕好,技术指导少不了。为切实做好春耕工作,张掖市农业部门组织技术指导到村、到户、到田,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并利用微信视频、“12316”等平台,开展在线指导、在线答疑。
围绕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作物,张掖积极实施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重点示范行动,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粮油作物绿色标准化生产百亩攻关方、千亩示范田、万亩示范片,集成推广示范良种繁育、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等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为春耕备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年第一天,张掖市就启动周报告制度,对系统内农资储备、销售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并制定应急措施,提早组织采购,调整充实库存。2023年全市春耕所需农资48万吨,截至2月3日,市县区已储备各类农资40.48万吨,占春耕所需农资的84.3%。
此外,张掖市用奖励补贴等方法组织各基层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开展“化肥零差价”下乡进村活动,增设网点、延长时间、集中送货、拆整卖零等便民服务,确保农户购买到供销社系统优质优价农资。目前,化肥等重要农资供应平稳,尿素、二铵价格较去年同期略有上涨,其他化肥价格基本持平。为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张掖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升粮食产能项目资金支持粮食生产。鼓励各县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麦种植,调动种粮积极性。截至目前,中央、省级下达各类财政补助资金6.93亿元。
上一篇:最常见的眼线画法教程|微资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