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解答:
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北亚巨虎的存在。虽然化石证据表明,老虎可以追溯到二三百万年以前,但目前所有的老虎都属于同一个物种,现存老虎分为六个亚种,包括孟加拉虎、东北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印度虎和马来亚虎,基因组证据表明,所有现存的
现在能确认的生活在更新世时期的只有昂栋虎(Ngandong tiger,学名Panthera tigris soloensis),但也只是一种老虎亚种,曾生活在更新世时期的印度尼西亚,据估计一只体型庞大的雄性可能重达470公斤,比东北虎还重,孟加拉虎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力量最强的猫科动物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分布在北亚并且与东北虎关系密切的其实是里海虎,又称为波斯虎,被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末已经灭绝。曾经分布广泛,从伊朗到高加索,再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广阔的多风大草原。尽管后来有过几次关于里海虎的目击报告,但都没有得到证实。里海虎的灭绝归功于俄罗斯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政府悬赏缉拿里海虎,之后遭到了俄罗斯人的严重猎杀,因为他们想清理土地,而老虎会杀死家畜,因此没有了里海虎的生存空间。
里海虎的头骨大小和形状与西伯利亚虎相似。近年来,科学家收集了保存在欧亚大陆各博物馆的23个里海虎标本的组织样本,对5个线粒体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将里海虎与其他老虎亚种比对重新评估了老虎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了里海虎和东北虎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这表明东北虎种群是灭绝的里海虎在基因上最接近的现存近亲,并强烈地暗示了这两个种群的共同祖先是最近才出现的。根据系统地理分析,科学家认为,在不到一万年前,里海虎和东北虎的祖先从中国东部通过甘肃丝绸之路地区抵达中亚定居成为里海虎,随后另部分向东穿越西伯利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定居继而形成东北虎。
如下解答:
谢邀。
北亚巨虎,从名字上看,体型巨大是无疑的。但是仅从名字上判断未免有些不科学,所以,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说一下这种大型的猫科动物,以及它和东北虎的关系。
北亚就是指俄罗斯在亚洲的部分,主要就是指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所以说,从名字上看,北亚巨虎的生活区域就是在西伯利亚一代。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仅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一块巨虎的头骨化石和粪便化石,其他部位的化石一概没有。因为化石仅发现在西伯利亚地区,因此,又被称为北亚巨虎。
从唯一一块北亚巨虎的头骨化石看,北亚巨虎的头长为38公分左右。那么,这个38公分是否比现在的老虎大呢?
著名的动物学家贾马·扎克曾经测量过东北虎的头骨长,根据数据显示,成年雄性东北虎的头骨长度平均为35公分,最大的38.3公分。所以,北亚巨虎的头骨与现存最大的东北虎头骨的长度几乎一样。由此可以推断,北亚巨虎的体型与现存最大的东北虎非常接近,而最大的东北虎的全长在3.5米左右(含尾长),体重在350公斤左右。
但是,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而且近些年东北虎的体型有一定程度的退化,所以体型能达到巅峰时期最大东北虎的体型,也可以称之为“北亚巨虎”了。
(北亚巨虎的头骨化石)
(北亚的范围)
众所周知,东北虎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和我国的东北地区。但是随着环境破坏以及人为的猎杀,我国现存野生动物虎的数量已经不足20头,所以,大部分野生东北虎是分布在西比利亚地区的。
现存东北虎的分布与北亚巨虎的分布出奇的一致。那么,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北亚巨虎和东北虎的发展
从北亚巨虎仅有的头骨和粪便化石中的C14元素衰减程度来看,北亚巨虎大约生活在距今1.5万年的更新世晚期。到了距今1万年前,也就是最后一次的冰川时期,气候的极端变化,导致了森林不断的被压缩,最后北亚巨虎与猛犸、古犀牛等动物一起灭绝。
之后到了全新世,也就是1万年前之后,冰期结束,迎来的是大面积的冰消期,随着气候的变化,华北地区的老虎再次开始远足和扩张,而到达东北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老虎逐渐习惯了新的环境,形成了现在的东北虎。
(野生东北虎)
因此,东北虎是在北亚巨虎灭绝后,由华北地区的老虎再次演化而来的。与北亚巨虎并不存在进化的关系。但是,北亚巨虎也是由更新世中期的华北地区的老虎演化而来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它们有这同样的祖先,而且血缘关系非常的接近。
如下解答:
史前北亚巨虎不存在,那个头骨化石被认为是洞狮的。网上流传的史前北亚巨虎、远东北亚巨虎、东北亚巨虎、远东巨虎等一系列名称都是指的同一种,就是这种不存在的猫科动物,网上关于它的传说很多,诸如“史上最大猫科动物”、“体型是现代东北虎的1.5倍”、“平均440公斤,最大800公斤”等等,甚至还有关于它的中文词条,看起来像模像样的,不清楚的人还真以为两万年前东北土地上生活着这种巨兽。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样一种动物,唯一能够证明它存在的只有一个不完整的头骨,来自黑龙江。它的牙齿很接近虎,但是其他方面的特征表明它更像史前狮类,最可能的就是洞狮,而且这个头骨并没有多大,推算出来的体型约和现代虎相当,大概是雌性洞狮。
由于化石残缺不全或者几种动物化石特征相近,导致的分类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洞狮也曾被认为是老虎,实际上复原出来的是长着虎头的无鬃狮;古中华虎是长得像虎和狮的豹类动物;欧美洲豹也同时具有狮、虎、美洲豹的特征,最终被归为史前美洲豹类。
对现存动物的分类有的都没搞清楚,更别说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了。
虎的化石在北方的晚更新世地层(上更新统地层中)也发现了不少。但是由于化石的残缺,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属东北虎这一种群。然而,由于它们的分布区在晚更新世披毛犀牛-猛犸象动物群分布的范围内,且不少的种类具有骨骼粗壮的东北虎的特点,所以基本可以认定其中有很多是东北虎的化石。这些化石分布在内蒙古的海拉尔、黑龙江省哈尔滨的顾乡、辽宁省复县瓦房店古龙山、大连甘井子区海茂村、海城小孤山、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山西省峙峪、陕西兰田涝池河等地,证实东北虎在史前的分布区域非常广阔。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