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张莹 通讯员 黄蓉芳 孙旭东
6月2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166个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总投资2015亿元。
其中动工项目84个,总投资约90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933.5亿元;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约1113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539亿元。
【资料图】
集中动工签约的166个项目中,有28个是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812亿元。
在活动现场,广州开发区还出台全国经开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区县级“新型储能”专项政策,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扶持。
广州首个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落地开工
在“双碳”背景之下,新型储能风口正热。《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
具体而言,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
广州开发区新型储能产业的布局,就是从引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开始。TCL中环广州项目效果图。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在翟洞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航拍摄影:李剑锋 6月21日的活动当天,黄埔区引进的广州首个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TCL中环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新建项目(简称“TCL中环广州项目”)开工。该项目依托集团的技术优势和先进制造能力,将建成25GW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主要生产G12N型TOPCon电池,电池产品转化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的大环境整体向好,行业需求不断增加。”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介绍,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国企业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升级,一方面保持过去建立的行业地位,另一方面还要去创造更大的产业竞争力。广州有适宜光伏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产业上下游建设也正趋于完善。
据悉,TCL中环广州电池项目已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今年引进的第二个投资百亿、产值百亿“双百”新能源重点项目。该区另一个百亿级项目——孚能科技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于今年1月启动。
李东生表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06亿,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预计建成后达产产值达160亿元。
李东生的同学、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介绍,早在2007年,创维就已落户广州开发区,先后在科学城投资建了彩电工厂和华南总部大楼,2018年开始又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40多亿元建设创维智能产业创新基地,年产能达到1000万台。
打造完整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加速聚集
据悉,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经在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聚集了一批重点企业。
在活动中,储能系统、锂电池PACK、光伏发电……动工和签约的新型储能项目多达28个,计划总投资386亿元,达产产值813亿元。其中,智光储能计划总投资20亿元动工新能源与高效变流技术产业化二期项目,开展级联型储能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业务,打造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能源领域关键技术,预计达产产值30亿元;广州供电局动工广州电氢一体化低碳示范项目,助力黄埔湾区氢谷建设。
新型储能签约项目方面,广州满山新型储能产业园将建设储能研发中心及储能产业生产基地两大模块;广晟氢能项目将打造以分布式电站、稀土固态储氢、氢能搬运服务体系为主的氢能产业基地;行业领军企业三晶电气将建设智慧储能产业园总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儒兴科技投资新建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浆料产业化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奥鹏新能源与黄埔区签约建设奥鹏能源总部基地项目,打造奥鹏能源公司总部及大功率智能储能产品的科研及生产基地。
“黄埔区为各类新兴产业创造了肥沃的发展土壤,树立‘万亿制造’的目标,为促进氢能行业规模化、市场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鸿基创能首席技术官、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介绍,不久前,现代汽车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工厂已在黄埔竣工,至此,黄埔已聚集超过40家氢能上下游企业机构,设立总规模50亿元氢能产业基金,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近300辆,一条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审读:乔会青
上一篇:俄国防部称瓦格纳被拖入普里戈任的武装叛乱-环球快看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